孟母三遷的故事

我們都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,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孟母指的是誰的母親呢?其實孟母就是孟軻的母親,孟軻就是擁有亞聖之名的孟子,由於孟子從小就受到孟母所提供的良好教育環境,所以有機會成為亞聖,孟母三遷的故事也才能流傳千古,想知道孟母三遷是怎麼樣的一個故事嗎?首先我們就從孟子的基本介紹開始。

孟子的簡介

孟子為我國著名的教育家、政治家、思想家,更是戰國時期儒家重要代表的人物,孟子生於 前372年 ~ 前289年,名軻,東周戰國鄒國人;字號則是在朝魏、晉代傳出,字子奧,又字子居、子車。孟子素有亞聖之稱,與孔子並稱為孔孟。

孟子的父親在孟子三歲時便去世,從小是由孟母撫養長大,而孟母為了給孟子有最好的成長學習環境,因而三次遷家,孟母在教育孟子上,也非常的嚴謹,使孟子在日後有著亞聖的盛名,而孟母教子也成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遷與斷機教子的故事。

孟母三遷的故事

第一遷:孟子從小就學習模仿力很強,當時的孟子家在一塊墓地附近,所以常常會有喪葬隊伍從孟家的門前經過,日子久了,孟子在耳濡目染之下,有天竟然學起了喪葬隊伍,在自家門前哭哭啼啼,孟母看到了非常的生氣,也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下不利於孟子的學習,所以,決定馬上遷家,不再讓孟子在那樣的環境下長大。

第二遷:孟子的家後來遷到了城裡,剛好處於熱鬧的市集中心,每天都有不斷的殺豬聲與小販的叫賣聲,日子久了,孟子也學會了,有天就跟鄰居的小朋友玩起了殺豬叫賣的遊戲,孟母知道後 ,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下實在也不利於學習,因此,毅然決然的決定要再次的遷家。

第三遷:孟母這次,選擇了遷家到官學的對面居住,而官學每到夏曆的每月初一,就會有官員進入文廟,行禮跪拜、拱手作揖,孟子在一旁觀察久了,就也把這些禮數全部學了起來,孟母看到 孟子的改變,認為這是一個可以讓孟子好好學習的環境,因此,在此地定居。

也因為孟母的用心選擇學習環境,讓孟子日後培養出熱愛學習與通透儒學,奠定了日後在儒 家思想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。

斷機教子的故事

孟子在學堂求學期間,有一次因為無心上課而偷跑回家,當時孟母正在家中織布,一看到孟子逃學回家,當下就拿起剪刀把已經織了好幾尺的布從中剪斷,當下孟子嚇傻了,孟母則告訴孟子說,織布要一吋、一尺、一丈,一針一線慢慢織成,最後才能完成一匹可用的布;求學也應該如此,要從基層打底,每天勤奮學習、慢慢累積才會學有所成,如果中途半途而廢了,就會像這匹被剪斷的布,一點用處也沒有了。孟子聽到後,對於自己逃學的行為感到相當的慚愧,從此,認真學習再也不敢逃學了。

而孟母成功的教育孟子,也在從小背誦的三字經裡可以常聽到"昔孟母、擇鄰處、子不學、斷機杼",這就是在孟母三遷與斷機教子的故事。
分享於 2015-02-07 - 更新於 2017-07-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