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拉松由來

馬拉松由來要從希臘說起,在西元前 490 年,當時有一名希望戰士,為了要將在馬拉松戰區上,戰贏波斯的捷報傳回雅典,便一路跑回雅典,最後卻在這次長跑中累死,為了紀念這名希臘戰士,因此取名為馬拉松,英文是 marathon。

在 1896 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希臘舉行,而馬拉松也在此時加入奧林匹克中,總長為 24.85 哩,約為 39.99 公里的距離,正是當時馬拉松戰場到雅典的距離,自此,馬拉松也正式編入奧林匹克運動會裡,做為奧運選手最後一項的比賽項目,在第一屆的馬拉松賽中,共有 25 位參賽者,但最後完賽的只有 9 位,其中有 8 位是希臘選手,這讓當時的主辦國希臘感到相當的光榮;而在當時的美國選手亞澀布雷克是美國唯一參賽者,布雷克在前三天的表現都非常的傑出,得到的是銀牌,但是卻在馬拉松賽上因為過度勞力而中途退賽,也因為如此,讓美國人開始注重馬拉松,歐美似乎很熱衷於馬拉松這項極限運動。

1908 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辦國是英國,主辦國為了馬拉松選手的運動場可以在英王愛德華七世的正前方,因此,馬拉松的距離多增加了 385 碼;而馬拉松最終的距離是經過 16 年討論後,在 1924 年的法國奧運上正式確立為 26.2 哩,約為 42.16 公里的距離。

奧運象徵著運動選手最高的榮譽,而馬拉松不只考驗著運動選手的體力與耐力,更考驗著運動選手最後的意志力。

時至今日,馬拉松這個名詞已經被廣泛應用在許多的路跑活動上,總路跑長度也不一定會有 42 公里這麼遠,畢竟那不是每個人都跑得到的,臺灣近年來也非常瘋馬拉松,甚至有大型的馬拉松活動如台北國際馬拉松比賽(Taipei International Marathon)就是每年十二月中的重頭戲,由臺北市於1986年3月9日舉辦首屆的台北國際馬拉松,今年 2015 年如果順利舉辦的話就是第 19 屆了,由於舉辦馬拉松比賽需要經費,所以政府也與民間企業合作,接受臺北國際馬拉松比賽冠名贊助,在 2013 年所舉辦的該場比賽,正式更名為臺北富邦馬拉松。

更多由來故事
相關英文學習資源:馬拉松英文跑步英文體力英文挑戰英文公里英文克服英文運動英文
分享於 2015-07-19